主辦單位: | 協辦單位: | ||
展館名稱: | 維登漢展館 | 展覽地點: | |
開幕時間: | 2016-9-20 | 結束時間: | 2016-9-23 |
聯系方式 | |||
聯 系 人: | 黃女士 | 聯系地址: | 浦東新區金滬路99號禹州藍爵 |
聯系電話: | 86-021-61533907 | 移動電話: | 17701851689 |
傳真: | 電子郵箱: |
第47屆俄聯邦國際輕工紡織博覽會 展會時間:2016年09月20-23日 展會地點:俄羅斯莫斯科全俄展覽中心(維登漢展館) 主辦單位:俄羅斯紡織工業集團,俄羅斯輕工集團 一、東歐最具規模和影響的國際性專業輕紡展覽會 俄聯邦國際輕工紡織博覽會是俄羅斯政府組織、俄羅斯紡織集團和俄羅斯輕工業集團聯合主辦的國際大型紡織服裝展覽會,也是Textilexpo在東歐地區舉辦的最具規模和影響的專業輕紡展會。該展是俄羅斯展會聯盟成員,已經通過UFI(國際展覽聯盟)認證,在世界上享有良好的聲譽。 該展現已成為東歐乃至整個歐洲10余萬專業買家集中采購和了解市場的重要渠道。上屆展會共有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2400多家參展商參加了展會,展覽總面積超過70000平方米。來自中國的500多家企業攜成衣、家紡、面輔料及紡機四個大類產品參展,其中60%的企業都連續參展,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展會現場接到訂單的企業占到50%。 目前,國際社會,特別是歐美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限制愈演愈烈。這使大力開辟俄羅斯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世界各主要紡織國都在積極搶占俄市場的形勢下,我國作為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有較大優勢的國家,不應該也決不能與機遇失之交臂。 我們應該在提高產品質量及檔次的同時,密切注視歐洲服裝市場的新動向,加強信息收集、研究工作,及時分析市場走向,力求趕上俄羅斯服裝市場變化的潮流。 二、商業買家及專業觀眾 Ø莫斯科十三大服裝市場和大型百貨公司的采購代表。 Ø俄羅斯及東歐地區其他國家服裝紡織行業的貿易商、經銷商、代理商及業內專業人士。 Ø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商、經銷商、代理商及業內專業人士。 Ø俄羅斯政府主管部門、專業協會、廣告媒體及出版社。
三、參展范圍及展館分配 參展范圍及展館分配(原57號面料家紡館已取消,并入75館B區) 75號館——綜合館15500平米 內衣區:各類男士內衣、女士內衣、睡衣、家庭便裝、泳衣、浴衣、沙灘衣等; 針織區:針織服裝、毛衣、針織衫、針織手套、針織飾品、服裝輔料、紗線、紐扣、拉鏈等; 童裝區:兒童服裝、嬰幼兒服裝、兒童玩具及其用品; 皮革半成品區:各種皮鞋、革鞋、皮包、箱包、鞋模、鞋底、皮帶、皮革養護等; 服裝區:各類服裝 B區面料:各類棉、毛、絲、麻布;化纖、合成面料;仿皮,無紡布,紗線等; 紡織品:床單、被套、靠墊、窗簾、毛巾、毯子、浴巾、被子、枕頭等家用產品; 69號館——服裝館和服裝輔料館12000平米 服裝區:各類男裝、女裝、童裝、小衫、外套、職業裝、休閑裝、家庭便裝、羽絨服、棉服等; 裘皮區:裘皮服裝、皮革服裝、裘皮帽子、裘皮圍巾等; 服裝輔料區:服裝面料、紐扣、拉鏈、領帶、飾花等; 55號館——設備館3000平米 各類輕紡設備:面料加工設備、紡車、織機、針織襪類等生產設備。 五.市場概況: 俄羅斯是一個巨大的輕工紡織產品消費市場,其購買力相當于幾個東歐國家之和。但是,俄羅斯紡織業生產相對落后,紡織產量由于受到技術、設備、原料等多方面的影響,目前呈現下降趨勢,市場缺口大,進口數量增幅較大,進口市場的潛力巨大。目前,俄羅斯市場對產業用紡織品需求的滿足率只有17%,70%以上依靠進口。我國對俄羅斯出口占據地理優勢。中俄邊界線長達數千公里,有很多條件良好的沿邊重要口岸。我國是俄羅斯棉布、針織布、人造纖維布料等紡織品的主要供應國之一,近年來,俄羅斯自中國進口的紡織品和服裝每年都以13%的速度遞增。俄不產棉花,全部依靠進口. 中國為俄第五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2012年8月俄羅斯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第156個成員國。入世后,俄羅斯將迎來自身經濟發展和對外經貿合作的新起點,必將對區域乃至整個世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徔椵p工業是俄羅斯最薄弱的行業之一,其2萬億~3萬億盧布的紡織輕工市場中,本土產品占有率僅20%~25%剩下的市場份額都需依靠進口來維持,入世會肅清進口份額中約50%灰色進口,俄紡織輕工市場將從此更加規范,本土企業反而獲得了成長的機會。同時,貿易伙伴們也愿意到更加公平、合法的俄羅斯市場投資合作。近年的俄羅斯,輕重工業比例失衡,輕工業發展明顯落后于重工業并強烈依賴進口。為鼓勵輕工業產品以及相關生產設備的進口,政府還盡力降低關稅,消除貿易壁壘。 俄羅斯是中國紡織品和服裝重要的出口市場,也是中國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和“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地區。迄今為止,俄羅斯對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未有任何限制。在雙邊貿易中,紡織品和服裝一直占有很大比重,對雙邊經貿合作的持續穩定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俄羅斯棉、毛原料匱乏,紡織加工工藝陳舊,設備落后,服裝及其他各類紡織品生產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因此,中國與俄羅斯開展紡織品和服裝貿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十分廣闊。10多年來,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在俄市場上已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擁有較固定的消費群體;購買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亦成為俄中下收入階層人士的首要選擇。 因居民貧富差距很大、民族人口構成復雜,消費層次呈多元化。 俄羅斯目前有超過15,000家俄羅斯紡織業公司,其中大部分為老牌的紡織機械公司。根據最新的一項關于紡織行業的市場調查顯示,紡機設備使用時間低于5年的企業僅占總行業的1.45%,使用時間在6年-10年的企業占21.2%,而紡織機械使用時間在11年-20年的企業在整個行業中占據最高的比重,為57.3%,此外,更有20.1%的企業,其紡織機械的使用時間已經超過20年之久。每年俄羅斯僅花費在更新現有紡織機械方面所投入的資金,最為保守的估計,也超過了6500萬歐元。而俄羅斯紡織業對于技術革新類的投資自2003年起便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